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
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
关于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学者们的观点各有不同。笔者认为,应当明确受案范围不能只大致界定在损害公共利益的行政行为上,而是应当以列举的方式将其限定在经常性发生且影响较大的领域之中。
1.损害公共利益的行政作为行为。
行政作为行为侵犯了公共利益,但是行政相对人却从中获益。从目前的社会发展来看,这种行为主要有三种情况:,损害环境的行政作为行为。行政主体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或者所谓的政绩,在批准建设用地、开发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时,违法出让土地的使用权,对一些重度污染但是可以带来税收等经济利益的企业,违反相关法律,颁发生产经营的许可证,过度发放砍伐林木的许可证以及开采矿产资源的许可证,进行城市规划时,没有经过合理地论证,破坏了自然环境以及文化古迹;第二,违法减免税的行为。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公共财政支出的来源。行政主体的违法行为,导致税收收入的减少,不利于国家公共项目的建设支出,损害了公众的利益,理应被纳入行政公益诉讼的范围;第三,行政主体滥用自身职权,将国有资产以不合理的低价进行转让甚至无偿转让。
2.损害公共利益的行政不作为。
对于行政主体损害公共利益的行政不作为行为。这种情况通常是指行政主体依职权应该做出相应的行为,而行政主体怠于行使以致使公共利益遭受损害。通过行政公益诉讼,将此纳入法院的审查范围,客观上可以督促行政主体依法行政,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从而更好的实现依法行政,保护公共利益。因而,应该将造成公共利益损害的行政主体的不作为,纳入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之内。
3.行政主体损害公共利益的抽象行政行为。
目前,我国行政诉讼法并未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受案范围。抽象行政行为行政机关一般具有不特定对象性,因而影响更加广泛,而其反复适用性,则可能导致损害更为严重。若对抽象行政行为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可以在公共利益的损害造成之前,使其能够得到事前的救济。笔者认为对于即将建构的行政公益诉讼,可以对规章以下的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这样才能更好地对行政行为进行监督。规章以上的抽象行政行为是行政立法行为,应当由立法机关来进行监督,以避免权力的冲突和法律资源的浪费。
(彭灵侠何方作者单位:河南省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
原标题: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
稿源:中国
作者:单位
打包带生产厂家价格34crnimo6批发桥式滤水管-
本文来源西部王晓易NE显示全文iyiou.com
这匙2月24日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首府朗伊尔城拍摄的峡湾风景。挪威极禘小城朗伊尔城位于北纬78度,离北极点只佑...[详细]
-
奥迪首席执行官Ruiyiou.com
据外媒报道,在奥迪5月18日举行的股东大会上,奥迪承诺在其处理柴油作弊丑闻过程中,将对信息透明化,股东同...[详细]
-
索尼视频监控解决方案成功应用于江苏省电力
索尼视频监控解决方案成功应用于江苏省电力公司一. 引言电力是照明、取暖、交通、通信等现代化需求的动力源泉...[详细]
-
仅满足了人们吃饱的需要iyiou.com
美国餐饮行业 2015 年收入达到 7,092 亿美元,行业雇员数达到 1,400 万人,而中国餐饮行业 2017 年收入达到了 40,000 亿...[详细]
-
苏宁将无人店搬至CES2018现场吸引全iyiou.com
导读:今年的CES同样如此,历经半个世纪的CES迎来了一个全新“物种”——无人店。一直致力于为全球消费者带来...[详细]
-
智能门锁怎样选择一把切实需要的锁
智能门锁 怎样选择一把切实需要的锁智能家居时代,怎样选择一把你心底里切实需要的智能门锁?这是就你要考虑的...[详细]